如果2015年只给你一个建议的话……
点击上面的↑友心人↑关注,获得那些生活中的心理学。
想找人聊心事?添加个人微信号openyosum
小Yo说:这两天似乎朋友圈都被柴静老师刷爆了,第一天大家都在看片子和转发朋友圈,第二天大家都在站队,有人骂声一片,有人出面力挺。如果让友心人(yosumn)只能给你一个建议的话:
尽量让自己少做评判吧。你会更开心,更强大,还能够帮助身边的小伙伴。
新年是制定计划的好时机。
其实美国政府也在鼓励人们制定计划。他们列出了一个最流行计划清单,还给出了如何实现这些计划的很多建议。调查显示,45%的美国人有制定新年计划的习惯。这些计划中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减肥还有让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趁大家都在开始新一年的工作的此时,我们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计划,只要你能制定,够坚持,就能让你更开心,更强大,还能够更好地帮助身边的小伙伴激发他们的潜能。这个计划就是:尽量让自己少做评判,尤其是那些对他人的评判。
少点评判,多点快乐
澳大利亚有一个比拼厨艺的电视真人秀“Master Chef Australia”。他们曾今邀请过一个有名的僧人作为嘉宾。这位僧人在现场讲述佛法的同时,表明自己拒绝对食物做出评判。他认为“佛教徒不应该觉得一样食物比另一样食物好”。佛教认为,总是比较当下“是怎样的”以及理想状态下“应该是怎样的”的心态是造成人们长期感到不满足的原因。Guardian报纸的投资人Barbara O’Brien说:“我在一本6世纪(大概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的中文书当中看到一句话“建立’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两个系统是一种心理疾病””。
现在来谈谈我的切身经历吧。在巴塞罗那一个执行项目的闭幕晚宴上,我真正感受到了如果保留自己的评判并追求它的反面——好奇心,会让自己变得多么开心。我在那天的早些时候跟大家说不要做出评判。可是,到了快晚上10点的时候,饭店还没有提供任何食物,甚至连红酒和啤酒的开瓶器都没拿来时,我就忍不住开始高声提出批评了。同一桌的一个朋友,是空中巴士的一个执行官,指出了我早上的言论和晚上的行为不一致。
他是对的。所以,餐桌上的人们决定遵循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建议,“变得好奇,而不是喜欢评判”。大家决定暂停对饭店服务质量的批评,并且大家在酒店楼梯上呈扇形排开(这是一个私人就餐厅,所以这么做没问题),来讨论酒店的客户,商业模型,以及为什么我们没有被服务等等。最后大家回到餐桌,从自己的领域出发,对话题都怀有自己的观点。当持有一种理智的好奇心时,我们都有了一个比无力抱怨服务时有了一个更好的心情。
少点评判,多点成功
工作场所总是充满了相互支持——我们需要与他人合作来完成工作并且让自己在职业发展中不断前进。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不喜欢或不尊重这类人。就像凯撒的CEO Gary Loveman总是在我的斯坦福课上提到组织中的权威,当你在一个阶层当中不断上升的时候,会有某个时间,你开始无法承受让个人情绪干扰自己重要的关系——这些关系必须维持下去。
如果你已经决定给另一个人贴上着很多负性词汇的标签,那么你们的关系将很难继续下去。一旦你发现某个人对你的工作和成功很重要,忘掉你是否喜欢他们吧,并且把其他的个人评判都放在一边。你的这些观点很有可能成为你成功建立起一个良好工作关系的绊脚石。
不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着评判的世界里,并且我们还不断地、自动地、迅速地做出这些评判。然而正如社会工作者Linda和Charlie Bloom最近写到的“过多的评判可能给关系带来麻烦。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种评判。我们将很难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那个人了,即便你已经获得了关于那个人的新信息也不行”。
思想决定我们的行为。我们对他人的负性评判会把他人推走的。因为没有人是那么好的演员,可以成功隐藏自己的情绪。人们不会喜欢那些对他们持有或表达负性建议的人。所以,如果你想建立威信——并且这种威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你同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尽量让自己更少地做出评判把。
少点评判,多点成长
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CarolDweck出版了一本叫做《心态致胜》的书,这本书总结了关于“两个不同的目标取向如何影响我们接近他人和我们自己”的几十年的研究。第一个取向是一种学习或成长的心态,这种心态下的人们工作有竞争力并且喜欢接受挑战。第二个取向是一种评估的或评判性的心态,这种心态下的人们寻求获得对他们能力的正性评价并且回避负面评价。这种评估取向的人们为了避免失败,全都羞于接受挑战和承担风险。
Dweck在对儿童及成人的研究当中,发现人们一直都会基于自己知道什么而持有不同的目标取向,并且这些目标取向的心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她还发现,不同的取向对发展、学习及成长有着非常不一样的影响。比如,有人打高尔夫拿了高分,却被告知他在比赛当中不是很有竞争力。持有一个评估性的或是判断性的心态的人会觉得自己不应该打高尔夫。而持有一种成长或学习的心态的人拿到同样的分数的时候,会觉得这是因为他们对这项运动还不够精通,应该勤加练习,还可能会特地请一个教练。在第二种情况下,这个新手是有可能进步的,甚至还有可能最终对这项运动变得精通。在第一种情况下,就没有这种可能了,因为这些人只是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他们已经做得很好的活动当中。
“拒绝评判”需要修炼
不幸的是,变得更少地评判是一个很难保持的计划。研究的共同作者,另一个后来也去了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Nalini Ambady不止一次表示,人们在见面10秒内便开始形成对他人的评判了。并且,他和她的哈佛同事Robert Rosenthal发现,基于很细微的观察行为的形成的印象是非常准确的。
这些发现强调了练习的重要性,就像“修炼”对于佛教或是宗教而言一样。很多类似的教学都难以实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广为提倡正念及练习的必要性了。但是变得更少的评判或至少更不频繁地表达那些判断的回报是非常巨大的。
你最终会发现,自己的努力都很值得。
作者|Jeffrey Pfeffer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组织行为学教授
译者|悠子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达特茅斯学院心理学博士在读,专门通过研究脸盲患者来探究人类的面孔识别机制。
友心人心理社区出品,如需转载,请联系yosum@qq.com
原文《The single best goal you can set for 2015》
回复以下 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
抑郁 | 正念 | 出轨 | 催眠 | 读心术 | 犯罪 | 亲子 | 恋爱 | 拖延症 | 玩 | 心理咨询 | 性教育 | 意识 | 自闭症 | 一分钟心理学
↓认识正念:太多的人生问题,是因为我们想要逃避